“内心边界”是我们理解一个人的很有用的辅助线。
比如,关于人的情绪,我们可以把它分成很多种,喜悦、害羞、恐惧、焦虑等等。但是在“内心边界”这根辅助线看来,了解一个人,其实就看两种情绪就够了。从内部看,“存在感”被满足了,他就喜悦。从外部看,“边界”被侵犯了,他就恐惧。
其实很多种情绪都是“恐惧”。“边界”被侵犯了,感觉自己打不过,这就叫恐惧。“边界”被侵犯了,感觉自己打得过,这就叫愤怒。这中间的不同,其实是对力量对比的评估不同,而不是情绪本身有什么不同。
焦虑呢?焦虑也是恐惧,它来自对恐惧的想象。因为是想象,所以无从逃避,所以是一种持续的恐惧,就会内化为焦虑。
羞耻感呢?羞耻感也是一种恐惧,它来自对社会评论的恐惧。这么一归类是不是就清晰了?
这根辅助线最大的用途是观察一个人,他说他什么观点想法都没用。但是他刷“存在感”的方式和表达“恐惧”的方式,才是他这个人的特质。
面对同样的边界侵犯,他恐惧了,他就是普通人,他愤怒了,他可能就是个英雄,因为他对自己力量的估计不一样。
一个人想要去做一件新事,但是拿不定主意。你怎么判断他是不是真要做?
如果他主要描述的是做这件事的收益,那他做的可能性就大,因为他在刷关于这件事的“存在感”,他的“内心边界”可能就要因为这件事扩张了。
如果他主要描述的是做这件事的成本,也就是各种顾虑和恐惧,那他做这件事的可能性就很低。不是他不想做,而是他被困在“内心边界”里,他还没有为这个突破做好准备。
我的企业微信
微信扫一扫
我的微信
微信公众号
健康知识分享微信公众号扫一扫
我的公众号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