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理解孔子的“礼治”和鲁迅的“立人”思想

李, 元坝 成长感悟评论4,2845字数 6516阅读24分25秒阅读模式

前段时间,学习了部分西方的哲学思想、儒家的相关思想和鲁迅先生的相关思想,对于了解中华文化很有启发,今天进行下整理汇总,全文七千多字,有点多,但或许对你也有启发。


今天我们已经习惯了把自己理解成一个独立的个体。我首先是我自己,然后才有我在这个世界上的各种关系。也就是说,首先得有一个“我”,然后,“我”才能是父母的儿子、妻子的丈夫等等。这种理解,其实在西方思想进入中国以后才慢慢建立起来的。

现代社会中,人生的很多观念其实都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,比如权利和义务的问题。只有把人理解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,才会首先想到个体的权利,而义务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和其他人生活在一起不得不付出的代价。再比如,如何看待人生的成功与失败。一个事业有成的人,即使他不是一个好丈夫、好爸爸,很多人也会说他的人生是成功的。

然而,如果回到古代,深受儒家传统影响的古人应该就不会这么想。这就是因为前提不一样,儒家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人与人的关系中,正是这种关系决定了一个人是谁。

对儒家来说,不是先有一个独立的“我”,然后建立关系,而是反过来的,是我跟周围人的关系构成了“我”。这也就是为什么传统儒家那么重视人和父母之间是否孝顺和慈爱,因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,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是最重要、最直接的关系。

假如一个男性生活在古代中国,他想到自己的时候,首先会想到他是一个儿子、一个丈夫、一个父亲。这种特征称为儒家的社会性。

如果我们接受了儒家是社会性的,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儒家认为生命的意义单靠自己难以实现,必须要放到跟他人的关系中才能实现。我们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儒家认为想要让人生完满,就得恰到好处地处理生命中的各种关系。

礼仪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,恰恰就在这里体现出来了。因为,礼仪就是规定了人与人之间恰当的相处方式。

传统儒家的礼仪非常丰富,它具体的规定了面对不同的关系,或者在不同的处境之下,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模式。

在传统社会,礼仪的内容几乎包括了人一生中所有可能遇到或者发生的重要事情,规定了我们怎样做,才算是一个合格的父亲、一个合格的儿子、一个合格的君主。在这个意义上,礼仪的作用就不像我们平常所理解的那样,是学会如何跟别人相处那么简单,礼仪体现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独特意义。能否成为一个符合礼仪的人,关系到一个人能否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实现。

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互的,同样,礼仪的实行与接受也是相互的。传统社会中,每个人都在成长过程中都学会了礼仪规范,礼仪对于行为的规定是公开的、透明的。如果你看到一个人依照礼仪做事,就会期待他接下来的行为也是如此,而且,你也会同样依照礼仪对他做出回应。

一个看似简单朴实,却充满了尊重和善意的互动就这样展开了,就像今天我们见面时会握手问候。当你向别人伸出手的时候,其实表达了你对对方的尊重和善意,对方也会积极回应。所以,握手这种礼仪,就是一次充满尊重和善意的交流。

人和世上其他事物的最大差别就在这里,我们从来不把彼此当作无知的对象来看待,我们信任对方是懂得礼仪的。礼仪能够畅通无阻,就源自这种信任。

如何理解孔子的“礼治”和鲁迅的“立人”思想-图片1

所以,孔子说:“一日克己复礼,天下归仁焉。”只要所有的人都遵照礼仪的规定来做事,那么社会就会和谐。也就是说,人与人之间处在一种互相尊重、互相了解、互相期待的状态下,礼仪的作用就能够恰到好处地发挥出来。

对于儒家来说,礼仪就是文化传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。如果我们想要真正参与到周围的世界中,就要在人生的早期阶段,花很长的时间努力学习礼仪,学习如何进入这个世界。对于儒家来说,没有学过礼仪的人,还不能被看作是一个真正的“人”,而只是具备了学习能力的“素材”。只有经过礼仪的塑造,在传统的熏陶之下真正学成,才能够成为真正的“人”。

你发现没有,在儒家的世界中,是礼仪塑造了我们,让我们成为一个真正的人。明白了这一点,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古代儒家那么重视“冠礼”。冠礼就是儒家的成人礼,古代一般认为男子二十岁就可以行冠礼。“冠者礼之始”,就是说冠礼是礼仪的开端。冠礼标志着这个人进入了成人世界,也标志着成人世界接纳了他,其他人也不再把他看作是一个孩子,而是相信他已经对于礼仪有了一定了解,可以进入礼仪的世界了。

在人的社会交往中,如果每个人都能够遵循礼仪的规定而行动,整个社会就会和谐地运行下去。而谈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,我们自然就会想到另外一个问题,道德。那么,如此重视交往关系的儒家,又是如何看待道德呢?

道路,大概是我们用来形容人生时最常用的比喻。中国古代的哲人也不例外,孔子常常把人生比喻成道路。至于我们每个人,则像古诗中所说的:“人生不满百,忽如远行客”。

西方人也会把人的一生比喻成一场旅行。西方思想主要都是把道德问题看作是个人选择的问题。虽然用同样的比喻,但孔子的理解和西方人截然不同。对于西方人来说,既然人生是道路,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十字路口。这代表生命中总会遇到各种道德选择的困境。古希腊悲剧中的主人公就经常要面对这种问题。道德选择之所以构成一个困境,就是因为接下来究竟该走向哪个方向,我们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,一切都只能归结于我们的抉择。如果能找到确定的答案,也就不会在十字路口彷徨不前了。

在孔子的思想中,从来就没有这种意义上的选择,人们要么就是遵循大道,要么就是偏离大道,误入歧途,迷失人生的方向。因为,对于孔子来说礼仪已经提前为我们指明了方向。在人生的抉择面前,一个懂得礼仪的人是知道该如何去做的。如果说人生是一次旅途的话,那么礼仪就是指引我们前进的地图,其中不仅标明了最终的目的地,也标明了通达那个目标的具体的道路。

在孔子看来,天地间存在着唯一的、真实的大道,也就是说,人生有着唯一的、真正的意义,在儒家如此认定人生唯一的思想背后,矗立着儒家的理想人格典范。虽然人生的每一步还是未知的、开放的。但是,我们的生命究竟该朝哪个方向努力,该如何度过才是有意义的,这些对于儒家来说,都是确定无疑的,根本不用个人靠自己去摸索、去选择。

这个唯一的、真正的意义就体现在儒家的礼仪之中。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,就可以充分地理解并且掌握这个意义,就知道路应该怎么走。

道德选择的困境,在孔子这里则是意味着人格上的弱点或者是知识上的缺陷。一个成熟的君子,首先应该有能力在众多人生的歧途之中,辨别出那条真正的道路,并且有足够的意志力,坚定不移地走向这条道路。对于儒家之道的充分理解和信任,则会让他在行道的过程中,身心安宁、平静从容,而不必去面对道德选择困境带来的种种彷徨不安和内心的折磨。

孔子对于道德的这种理解,和他对于礼仪的强调是一致的,根本的原因都来自孔子对于生命的理解。正因为人首先是一个关系中的存在,因此,人不是一个完全自主的人,人不能完全靠自己来塑造自己的生活,而是必须在和其他人的交往中,在相互尊重和信任中,建立起自己的生活。这种交往中的相互尊重和信任,建立起我们的道德原则。因此,人必须经历教育培养和文明的熏陶,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具有人性的人。

所以对于孔子来说,人生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,有唯一的真正的意义。成为一个君子,就是坚定不移地走在这条大道上。那么孔子认定的人生终极意义究竟是什么呢?

孔子把人生意义比喻成祭祀活动中出现的神圣礼器。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他:"我应该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?孔子一开始回应说,你现在还是一个器具,距离成为一个完美的人还有不少距离"。按照孔子一贯的思想,一个理想的君子不应该是某种有用的器具。因此,听到这个回答的子贡有些沮丧,继续追问孔子:"那么,我是哪种器具呢?孔子回答说,你就像是宗庙祭祀用的玉器"。

孔子将子贡比喻成祭祀中的玉器,其实指出了人生意义的来源。宗庙祭祀用的玉器参与到了神圣的祭祀典礼之中,并且因此而分享了典礼的神圣意义。以此类推,人的生命的意义并不是来自他自身的那些特性,而是因为他深深地参与到礼仪活动之中。对于孔子来说,整个社会都可以看作是一场宏大壮观的礼仪活动,人始终是作为这场礼仪活动中的一部分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。人的尊严和意义也就来自礼仪活动赋予的神圣性,在这种礼仪的活动中,人的行为都被沾染上人文的色彩,构成了人的世界。

孔子谈到孝的含义的一段话,更好地揭示出人生意义的这层含义。孔子说,对于孝敬父母来说,简单的赡养父母,并不能称为孝顺,真正的孝其实是来自人面对父母时的恭敬态度。单纯赡养父母的行为,并没有充分尊重父母与你之间的关系,没有把父母当作尊敬的对象来看待。

只有在赡养过程中,抱有尊敬的态度,怀着感恩的心情,才能够把单纯的动物性的行为,转化成充满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的人道行为。与此同时,每个人也在这种人道行为中,成就了他自己,实现了人生的意义。因此,对于儒家来说,保存个人的肉体生命的存在,就变得没那么重要。更重要的是保证礼仪的神圣性,保证礼仪在社会行为中的畅通无阻,生命的最高价值在于始终行走在符合礼仪的大道之上。

然而,这也不意味着,孔子彻底否定了个体的意义,把人的个体完全看成是为社会服务的一个器具。在儒家那里,社会不是一个抽象的对象,社会就是由一个一个具体的个人组成的,就是由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成的。在这种关系中,礼仪的核心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,这种关系不是由某种外在的力量强加给人,而是人之为人的本质。人正是在这种互相尊重、互相体贴、互相关爱中,既成就了别人,也成就了自己。

对于孔子来说,单独的个体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或者真正的人。儒家理解的人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,不断的努力,积极地参与到人的特定关系之中,在尊敬他人的礼仪行为中才能够实现的。礼仪为我们规定出生命的真理,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,去发现、了解这个真理,并且直道而行。

如何理解孔子的“礼治”和鲁迅的“立人”思想-图片2

下面再来看看鲁迅先生的思想,鲁迅自从出现在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那天起,就有明确的目标:就是要为中国文化发展,寻找新的价值和理想。这个理想,被称为“立人”思想,也就是要树立人的个体精神。在鲁迅的讨论中,“人”始终是个体概念,与“类”相对应。

之前,中西方传统价值观念对人的定义,大多把人归于某一类,这个类可以是家庭、民族、社会、国家。而鲁迅强调,人民和公民的概念都是抽象的,如果不落实到具体的人,这些抽象权利就没有用。真正的人道主义,必须还原到人的个体生命本身。人自身就是自己存在的价值,这个价值,不依附于类,也就是说,人的独立存在,不依附于某个家庭、民族、宗教或国家,一个人不能因为被他所属的群体否定,就不再是人、不再拥有人的权利了。鲁迅主张人的行为要由自己的自由意志选择,自己执行,同时自己负责。鲁迅偏向于追求强悍的、刚毅不挠的人性。

个体精神的自由,是鲁迅立人思想的核心,具有价值论的意义。在鲁迅的杂文里,是发扬还是压抑个体精神的自由,是他判断一切问题的基本标准。

鲁迅认为,救国必须要先救人,救人需要先启蒙,启蒙的关键,就是树立自由的内在人性中国要在世界上生存,和世界各国角逐,必须首先立人,尊重人的个性,张扬人的精神。只有每个人在精神上自觉,国家才能成为真正独立的现代民族国家。所以,立人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和基础。

哲学家李泽厚曾对鲁迅的思想历程做过专门研究,他提出,鲁迅年轻时非常关注世界科学发展,熟读《天演论》到了能背诵的程度,鲁迅的早期思想也倾向于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和进化论,认为物质文明和科学是对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,这也是当时主流的进步思想。但几年后,鲁迅的思考开始转向历史文化领域,主张将精神、道德、信仰作为改革国民性的武器,变得更加深刻、更加具有个人色彩。鲁迅承认物质文明,以及科学和民主的重要性,但他察觉到,工业文明会带来个体精神的扭曲,他反对当时国民政府和学生们毁掉神像佛像、禁止祭祀活动、嘲笑神话等文化改造运动,他认为,这些表面上非科学的东西,是民众合理的精神需要,人不能没有信仰,本性中具有超越的精神追求。

鲁迅不仅批判专制对个人的压制,而且他也发现,当时的西方民主体制中,平等演变成否定人的差异,导致社会平庸化,多数人会对少数人的自由形成侵犯,这种压制比暴君专制更有渗透性,也就是今天常说的多数人暴政。

鲁迅思想的特点,就是能够在其他知识分子认为不成问题的地方,发现新的问题

鲁迅观察到,从辛亥革命到国民政府时期,革命过程中对生命的轻视都很严重:人们有个可怕的逻辑,凡是敌人就该死。杀人的一个习惯方式,就是先宣布对方不再是人,而是匪、逆、叛徒之类,把他从人的群体中开除出去,这对普通民众形成了麻醉:敌人已经不是人,杀了也就没有什么心理负担。而确定敌人的标准,弹性非常大。由于随意的杀戮,中国的暴力革命里有个惯性思维:“你不杀他,他就杀你”,一旦出现群体性暴力,就会非常残酷。

鲁迅一直反对学生参加请愿游行,他认为,为革命而牺牲,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,但不能绝对化。他告诫年轻人,真正的改革者不会虚掷生命,“革命并非教人死,而是教人活的”。

这种轻视生命现象的原因是: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,儒家思想将忠、孝等原则置于至高地位,在这种价值序列里,人的生命变得微不足道,或者说,随时可以为道德原则而牺牲掉。鲁迅已经意识到,传统道德原则,还会被“革命”之类的名义所替代。他使用吃人这样的概念,描写令读者做噩梦的情景,是为了告诉人们:生命是最宝贵的,只有懂得死的沉重,民族才有希望。

鲁迅发现,中国人的人性结构里,奴性和主子性是并行的。中国传统社会大一统的特点,是金字塔的权力等级制度,每个人都是上面的人的奴才,同时又是下面的人的主人,形成了近似的人格特征和价值取向。在造反时,想的是“彼可取而代之”,也就是我能取代他;在科举制里,是“朝为田舍郎,暮登天子堂”;在农民、市民的心态里,是尽管我现在是奴隶,但只要勤劳致富,就可以当上主子,至少,我建立一个家庭,也可以在家里奴役妻子和儿女。对应到现实中,在如今的职场里,对上级谄媚、对下级骄横,恐怕也不是罕见现象。

鲁迅回顾他之前的中国历史,指出中国人一直在做奴隶,最害怕的事情,是因为没有稳定的主人而做不成奴隶。而且,中国人善于从做奴隶中寻找乐趣,加以美化,既当了奴隶,同时还要体面,一旦进入这种状态,奴隶就成为了奴才。鲁迅认为,做奴隶可能是不得已,最可怕和可鄙的是奴才,他描述奴才的行为模式,是“有权时无所不为,失势时奴性十足”。形成这种现象的关键是权力。

中国的权力结构,在社会中起着决定性作用,比如很多人很难摆脱对权力至上的崇拜,或者,随着社会改变,转换成对权力与金钱的结合体的崇拜。于是,很多人一旦拥有一点儿权力,就会最大限度地使用,认为是一种精神满足。

通常,越是社会地位较低,或自认为较低的人,越喜欢利用权力来折磨他人,这正是由于长时间身处被奴役的地位导致的。主与奴在人格上的统一和转化,使人们既肆无忌惮地施虐于人,也心甘情愿地接受虐待。

除了漠视生命习惯于奴役关系,还有一个突出问题,是普遍的“演戏”和“看客”现象。按照鲁迅的观察:成熟的中国人都熟悉文字游戏,想、说、做这三个方面之间,基本上是分裂的。

在看客眼中,只有娱乐而没有悲惨的触动。祥林嫂的儿子被狼吃掉,老太太们赶紧过来听,为的是寻求看戏的刺激,眼泪流完,就心满意足地回家了。我们今天的网络围观,有没有类似的潜在心理?对这些现象,鲁迅称之为做戏的虚无党,他认为,中国的虚无党和外国的虚无主义有一个区别,外国人会公开宣布不相信上帝、圣贤和皇帝,中国人则是心里越不信,嘴上越说相信,而且会赌咒发誓。

这些现象的根源,鲁迅认为,在文化上起源于老庄哲学中的相对主义和无是非观,老子庄子的本意,是追求精神上接近自然,在现实土壤中,则只剩下了寻开心这种表现。旧中国大一统的专制,剥夺了公众言论和行为的自主,使做戏成为了最符合现实利益的选择。同时,鲁迅认为,这也与信仰状况有关:旧中国人民会迷信和狂信,但缺乏坚定的信仰。民众很少由于坚信而跟随,更多的,是出于恐惧和贪婪于是,皇帝有愚民政策,民众也有应付、愚弄皇帝官员的方法。

1935年,在日本入侵中国时,鲁迅就提出,要向敌人学习,这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,但这也正是鲁迅清醒的表现:要战胜敌人,必须吸收他的优点。对于如何解决奴性,鲁迅比较多的谈到了知识分子的人性问题:他认为,首要前提,是解决安身立命的经济问题,“自由虽然不能买,但是会被卖掉”,知识分子的生存能力要是像孔乙己那样差,自由就无从谈起了。

其次,要有真正意义上的信仰作为精神支撑。鲁迅对比了中俄两国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,认为中国知识分子习惯选择最适宜、最舒服的生存方式,善于变化立场来适应环境;而俄国知识分子由于宗教情结,具有殉道精神,更利于保持独立思考。对于建立超越的精神力量,鲁迅和周作人都提到了梦想。对梦本身,他们都持肯定态度,只有在梦中,人才会摆脱了现实限制,进入更自由的境界。对梦的呼唤,也是对人性健全发展的呼唤。特别是当时的中国人民非常缺乏梦想。

不会做梦的民族没有希望,中国人不能放弃非功利、单纯美好的梦想,但不能不顾及主客观条件,强行将彼岸的理想搬到现实此岸来。民族和个人的梦想,应该作为终极关怀,存在于彼岸,用彼岸照亮此岸。

鲁迅思想的核心观念:建立现代化的文明国家的关键性基础,不是物质、科技和财富,而是树立人的个体精神,发扬和保护自由的内在人性。树立真正的自强和自信精神,具有超越的梦想,既追求个性独立,也尊重他人的自由选择,建立宽容的理念,同时,要具备独立的生存能力。

最后,了解孔子和鲁迅的思想,私认为他们都是非常厉害的人物,值得向他们学习,人通过独立思考获得的主见也许是浅薄的,但纵然浅薄,也是真正属于自己的。虽然世界上没有100%正确的知识,但最初的主见和问题是通往思想和学问的萌芽,有了这个萌芽,才能在不断的学习中吸收养料,长出学问的大树。其实渊博并不算学问。什么才是学问呢?是能把眼前的道理和材料加以系统化、深刻化

提问与思考:

你有想过当代国人的主流思想有哪些吗?有没有存在什么问题?


参考资料:

0、《孔子:即凡而圣》——赫伯特·芬格莱特

1、《话说周氏兄弟》——钱理群

2、https://www.xzbu.com/7/view-1729103.htm

3、https://rufodao.qq.com/a/20140827/061222.htm

我的企业微信
微信扫一扫
weinxin
我的微信
微信公众号
健康知识分享微信公众号扫一扫
weinxin
我的公众号
 
李, 元坝
  • 转载请注明:如何理解孔子的“礼治”和鲁迅的“立人”思想
  • 版权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  • 如何理解孔子的礼治和鲁迅的立人思想
  • 儒家思想
  • 立人思想
  • 孔子
  • 鲁迅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